????尚一網訊(記者 李張念 通訊員 袁芳 文/圖) 她叫向曉,一個在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從事雙擁工作的美麗軍嫂。部隊、軍人、國防、雙擁共建,都與她的生活緊密相連。“你在前線保家衛國,我在后方擁軍愛國。”在向曉寫給丈夫的這封家書的片段中,字里行間都流露著一個軍人家庭的大愛與擔當。
向曉家庭全家福。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向曉的丈夫蘇杰,是一名有著19年軍齡的現役軍官,遠在海南某部隊服役。2014年,蘇杰回鄉探親時,偶然相識了同為慈利老鄉的向曉。從小就有軍人情結的向曉與蘇杰一見如故,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她早已認定蘇杰就是她要找的“真命天子”。
????而說起對向曉的初印象,蘇杰甜蜜地回憶說:“見她第一面時,她穿著一件白色的長裙,長發飄飄的,說話特別溫柔,當時對她印象特別好,我也在心里想著,要是這女孩能做我女朋友該多好。”也許是特別的緣分,一見鐘情的兩人很快就確定了戀愛關系,開始了一段長達兩年的異地戀。“當時,身邊的朋友都不看好這段異地戀,但是我們兩人挺堅決的,在我們的堅持下,2016年,我們結婚了。”向曉笑著說道。
????都說相愛容易,相守難。對于向曉和蘇杰來說更是不易。2017年6月,身懷六甲的向曉接到慈利老家打來的電話,得知公公在田間勞作時不小心髖關節骨折,心急如焚地她火速處理完手頭的工作獨自駕車趕往醫院前去照顧。懷孕期間,向曉真正感受到了作為軍嫂的不易。她拖著笨重的身體買菜、做飯、洗衣服。獨自去醫院做產檢時,看到別人的丈夫都能陪在妻子身邊噓寒問暖、悉心照料,心里總有一些酸楚。“軍嫂是一份責任,意味著勇敢堅強。”向曉說道。
????面對丈夫的“缺席”,向曉從未有過怨言,默默地承擔著大部分的家庭責任。曾經不擅打理家務的她,婚后學會了照顧兩邊的老人、撫育孩子,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成為丈夫投身國防建設事業的堅強后盾。
????作為常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雙擁科的一名工作人員,向曉立足崗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看望慰問抗戰老兵、雙擁聯盟啟動發布儀式、“市長接老兵回家”活動……在雙擁戰線上的各種活動現場,總能看見她和同事們溫忙碌而充滿活力的身影。
????軍嫂穩固后方,軍人建功沙場。蘇杰在部隊也積極進取、敢于擔當,無論什么崗位都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他不僅在部隊機關工作時多次獲得嘉獎,下基層后也被評為優秀基層干部和管理先進個人。2020年,蘇杰以高分被武漢一所軍校錄取,成為了一名碩士研究生。
????向曉說,雖然丈夫不能經常回家,但是兩個人的心一直緊緊地貼在一起。現在,家庭氛圍和睦、家人身體健康,4歲的女兒嘉嘉也聰明可愛,她非常知足現在的生活。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從相識到相知,向曉和丈夫一直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就是要讓他們的孩子從小接受國防教育,讓這份家國情懷代代相傳。每年的烈士紀念日,她都會帶著女兒參加烈士公祭活動,給孩子講述革命先烈故事;單位組織的各類愛國教育活動,她也都會盡量讓女兒參與。去年,向曉一家三口還合作錄制了紅色故事《長征路上的紅小丫》,參加了女兒就讀幼兒園的“紅色故事潤童心 革命精神永傳承”親子共講紅色經典活動。
????通過參加各種活動,嘉嘉真切感受到了紅色經典、紅色文化的魅力,心里種下了一顆愛國崇軍的種子。每當向曉問女兒長大后想干什么,小姑娘總是很驕傲地說“想像爸爸一樣做一個可以打敗小怪獸的英雄!” 稚嫩的話語里充滿了孩子對父親的崇敬和依賴。
????一個是用愛撐起“小家”的軍嫂,一個是用責任捍衛“大家”的軍人。向曉家庭不僅演繹了一個普通家庭相濡以沫的最美故事,也閃耀出愛國愛家的時代光輝。今年,向曉家庭被評為第五屆常德市文明家庭。向曉說,在她和丈夫的眼里,最重要、最浪漫的事,并不在于朝朝暮暮的相守,而是萬家燈火的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