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網訊(記者 武大為 文/圖)
“今天下午4點為小區居民免費理發。”
2月6日上午8時30分,武陵區南坪街道清和苑小區的業主群里,今年62歲的退休老黨員張維連發了3條信息,最后還附帶一個笑臉符號打趣:“重要的事情只講三次。”有人緊接著點了贊,有幾位在群里報了名。
張維正在為小區老人理發。
當日下午4時許,張維的理發點前已經來了幾位老人,有的和他開著玩笑,有的表達感謝:“搭幫你呀,我們這些老家伙現在要找個合適的理發店不容易呢!”一位頭發花白的奶奶眼眉低垂,正默默享受,靜靜等待新發型的誕生。一旁等待的居民也不閑著,剛好趁此機會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張維笑盈盈地解釋:“我這里還是不能跟理發店比,只能搞短點啊!”
張維的理發點簡易,一張凳子、一塊鏡子。理發點地點選擇很隨意,就在小區樓下電動車停車點,也是小區進進出出的通道旁。工具更簡單:一個有了年頭的推剪,一把梳子,一個海綿刷以及一件圍兜。鏡子掛在停車點的柱子上,上方一塊紅底白字卻在這簡易中備顯莊嚴——黨員義務服務點。
有一次,物業的保安大爺想來理個發,因為不是小區業主,顯得畏畏縮縮不太好意思,非要給張維錢,說不收錢便不理發。張維回答說,你給錢我就不理。
這個黨員義務理發點從2019年開始“營業”,不定時“出攤”,堅持每半個月一次。來理發的以老人居多。說起義務理發的緣由,外人聽來有些心酸,張維說起來已十分淡然。近些年,張維年事已高的父母常年臥病在床,出門理發極不方便,他就買了一套工具,把給父母親理發的任務承擔起來,久而久之,熟能生巧,父母病房的病友覺得他手藝不錯。清和苑小區住戶大都是張維原單位的同事,他有空也給退休的人理發,一來二去,干脆就設了這樣一個理發點。
父母走后,照顧年邁父母收獲的一門技能成為張維連接和造福小區老人的一根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