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杰 通訊員 龔文君 汪進
10月18日,臨澧縣四新崗鎮白云村太空油菜研究基地,全國人大代表、臨澧縣油菜研究協會會長沈昌健和當地油菜研究工作者、種植大戶正在查看油菜長勢,探討油菜種植技術推廣。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秉h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糧食安全的內容,讓沈昌健格外興奮,他說:“我們要培育出世界上最美的油菜花!”
上世紀70年代末,沈昌健和父親沈克泉開始研究油菜新品種。沈昌健介紹,我國食用油自給率約30%,要實現食用油安全,必須提高自給率。
2014年,沈昌健成功培育出“沈雜油1號”,產量高,增產優勢明顯,試驗畝產最高達235.5公斤,并且抗倒伏,適宜機播機收。同時,“沈雜油1號”菜籽油品質好,具有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苷“雙低”特點。
2016年后,沈昌健培育的雜交油菜種子,有43.8克由神舟載人飛船送入太空,經過33天完成實驗后,隨飛船返回陸地。這是湖南首次有油菜種子送入太空實驗。2017年,這批太空油菜種子,由沈昌健種入田間。
2018年,太空油菜基地冒出2株不同顏色的油菜花,經過精心呵護,最后收割約300粒油菜籽。2019年,播種后,長出200多株彩色油菜,獲得大量的彩色油菜種子,沈昌健又全部種到10多畝油菜基地。
去年春天,太空油菜基地50余畝油菜開出了30多種顏色的油菜花,僅紅色就有粉紅、橙紅、紫紅等品種。跟油菜花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沈昌健,從來沒有見過這么色彩絢爛的油菜花。沈昌健如獲至寶,堅信能從百花叢中挑選出最優品種。
“高產、優質、食用,還可觀賞,一定能為廣大農民增收!”沈昌健說,2020年,“沈雜油1號”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備案登記,目前在湖南、云南、貴州等地播種面積近50萬畝。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沈昌健說,恰逢盛世,當不負盛世,他將帶領全縣油菜研究工作者潛心科研、助農增收,矢志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