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李白 通訊員 劉穎 文/圖
“很多身體疼痛患者,要么就沒太當回事,不愿意治療,要么就過于緊張,不恰當鍛煉,很容易導致病情反復或者加重。”
近日,從事針灸、推拿治療20余年的常德職業技術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常德市第三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顧陳長談起疼痛康復時表示,個體化、科學化的治療及鍛煉,對于療效及預防至關重要,如果有市民正在經歷疼痛問題,一定要咨詢正規專業的醫療人員。
今年55歲的張女士,肩周疼痛1個多月了。一開始,她以為是肌肉勞損,按摩幾次就好了,沒想到越來越疼,晚上無法入睡,甚至連日常的穿衣、梳頭都難以完成,在家人的推薦下來找顧陳長就診。
根據張女士病情并結合相關檢查,顧陳長判斷為肩周炎,為她制定了一周五次的廣泛面積蠟療及賀氏火針透熱治療,內外兼治,并根據功能障礙選擇彈性的扳法進行松解。經過三周的康復治療,張女士的癥狀大為減輕,“終于恢復正常生活了,以后身上疼,我再也不給自己當醫生在小區吊單杠、撞大樹了,還來找顧醫生。”她開心地說道。
康復治療也是市三醫院多學科診療模式的重點之一。80歲的陳奶奶,腰椎間盤突出發病入住骨科。由于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基礎病,加上年紀偏大,陳奶奶與家人商量后決定進行保守治療,于是管床醫生與顧陳長會診,給陳奶奶制定了個性化康復治療方案。在康復醫學科,通過一周三次的阿是穴痛點穴位注射及一周六次腰椎肌力平衡針法,加上腰背肌的等長、等張收縮訓練,經過兩周的整體康復,陳奶奶明顯好轉出院。
在平時治療過程中,顧陳長觀察到陳奶奶經常用手敲打腰部及雙腿,出院時,他反復交代陳奶奶及家屬,切忌敲打、按壓疼痛處,以防出現血管微栓脫落,也要注意避免久坐、受涼,建議平時行動慢一點。
顧陳長介紹,康復醫學是典型的社會醫學模式,在許多慢性病的診療過程中,他融入了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讓更多患者知道,慢性疼痛科學治療很重要,同時他建議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運動習慣,預防疼痛產生。
專家簡介
顧陳長,是常德職業技術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常德市第三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從事針灸、推拿治療20余年,在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擅長治療疼痛相關疾病,如頸肩腰腿痛、跌打損傷、骨關節病以及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基礎治療和癱瘓病人的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