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楊榮國 通訊員 孫穎 文/圖
“雨再大也不怕菜園被淹咯!”5月16日,看著門前煥然一新的溝渠,安鄉縣下漁口鎮南耳湖村村民劉大爺笑開了花。這條曾讓他苦不堪言的“堵心溝”,在下漁口鎮黨委政府“民意直通車”機制推動下,經機械作業清淤改造后,如今已變身暢通的生產通道,成為黨群“連心橋”的生動詮釋。
去年汛期以來,劉大爺家菜園因門前100余米溝渠堵塞、涵管老舊,每逢降雨就積水倒灌,菜苗樹苗多次受損。5月10日,他通過網格“三員”機制反映問題后,網格員蔣偉當天實地勘察,鎮社工部隨即啟動五級響應程序,將溝渠整治納入“民意直通車”整改清單。伴隨著挖掘機轟鳴,施工隊采用“分層清淤+生態護坡”方案,不僅拓寬涵管、清理淤泥垃圾,還修整出便民生產路,讓“堵心溝”變成“順心渠”。
據悉,下漁口鎮依托67個網格600余名網格員、鄰長、志愿者,構建起“群眾反映—網格核實—村級申報—鎮級統籌—部門聯動”治理閉環。自機制運行以來,累計收集農田水利、公共安全等領域民意117起,已解決111起,6處重點溝渠納入年度整治計劃。如今漫步田間,暢通溝渠與青翠菜畦相映,潺潺水聲與村民笑聲交織,既疏通了農田“毛細血管”,更讓基層治理充滿“民生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