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李龍 黃云霞 剪輯:黃云霞 賀薪羽(實習)
常德日報記者 黃云霞 通訊員劉瑩 文/圖 5月21日,第十七、十八期全國小學優秀校長高級研究班研修成果展示暨結業活動在常德市武陵區第五小學舉行。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專家代表,第十七期、十八期全國小學優秀校長高級研究班全體學員齊聚在此,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時代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本次活動以“人工智能時代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創新”為主題,旨在搭建高端交流平臺,通過展示研修成果、分享辦學經驗,凝聚全國基礎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力量,共同繪制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活動期間,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培訓學院院長陳鎖明作了題為“以四篇課文為例看小學課堂改變”的主旨報告,常德市武陵區第五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劉成進行了“以成長性思維,致高質量發展:一所新建學校的愿景與行動”為題的辦學實踐分享。未來教育會客廳環節由常德市武陵區北正街恒大華府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唐靜主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五團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王林,河北省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小學黨支部書記王志鵬,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福利東路第二小學校長李瑛,重慶市沙坪壩區樹人小學校長黃玲,陜西省延安市新區第二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高巧玲圍繞“AI時代,如何讓技術真正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這一教育本質”主題,結合各自的辦學特色展開深度對話,探討學校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全國中小學領航名校長、教育博士、北京建華實驗學校校長左鵬作了主題為“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教師課堂教學變革與創新”的主旨報告,他圍繞人工智能給課堂教學帶來的影響,在如何處理“激發”與“消解”課堂學習的主體性,如何“擁抱”與“回避”應用人工智能推動課堂教學方式變革方面提出了新思路和新策略。他高度評價了武陵五小的辦學實踐分享,稱學校用“一個孩子一個世界”作為核心辦學理念,讓校園處處有陽光的味道。他認為,校長們的分享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和創新性,他鼓勵校長們,繼續探索AI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當日下午,研究班全體學員還參訪了武陵區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