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楊榮國 通訊員 彭雅婷 文/圖 “今年的朝鮮薊豐收了,目前已經基本售賣完畢。接下來,土地用來干什么?經過認真研究,我們最終決定套種大豆和玉米!”近日,西洞庭管理區祝豐鎮紫灣村一村民告訴記者。
近年來,紫灣村以種植朝鮮薊遠近聞名?!俺r薊種植過后,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讓土地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應,是我們村兩委多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該村一名村干部說,為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今年,紫灣村因地制宜推廣朝鮮薊和“大豆+玉米”的輪作模式,在原有的朝鮮薊種植基地全面推進大豆玉米復合種植?!靶乱患镜拇蠖褂衩赘N工作就此拉開序幕,土地輪作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能有效拓寬群眾的增收路,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動能?!?/p>
“喝酒不要貪杯啊,種植農作物也是一樣,玉米和玉米之間的間隔、大豆和玉米之間的間隔都要注意到位,還要注意三行大豆兩行玉米的規律來進行種植……”記者來到紫灣村大豆玉米復合種植基地現場時,幾名村民正在操作著輕便靈活的點播機來回穿梭,打孔、播種一氣呵成,身后整齊排列的播種溝勾勒出豐收的希望。
村民們介紹,為了更好地保障農業生產的需要,紫灣村還在基地鋪設了管網、安裝了噴頭等水肥一體化設施,“需要時,只要開關輕輕一點,水肥都可以直接輸送到大豆和玉米的根部,既快捷,又節約了資源。作物抗自然風險能力和管護效率也大大提高?!?/p>
據悉,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巧妙地利用了高位作物玉米的邊行優勢和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間增大的綜合生長特點,實現了玉米帶和大豆共生共榮,達到了一季雙收的良好效果。這種種植模式不僅是穩糧增收的有效途徑,還能提升土壤地力,為土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