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坤
時下的你,只要翻看報紙,打開電視,就會看到那幾個熟悉的字眼:新春走基層。在這個標注紅色、充滿喜慶的欄目下,我們會看見,全國各地媒體的記者深入到各行各業,和一線勞動者攀談,記錄神州大地熱氣騰騰的生產和生活。
這樣的模式已經開啟了10多年。2011年1月,中宣部發起“新春走基層”活動,此后,“新春走基層”幾乎成了各新聞單位在這一時段工作的專屬詞。在虎年的這個新春里,常德日報社和其他新聞單位一樣,組織廣大編輯、記者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深入基層一線、深入群眾生產生活,充分報道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全面展示各地欣欣向榮、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美好景象,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于是乎,通過媒體我們看見:在年關到來的時候,史莉、陳勇奇等一批駐村工作隊隊長仍堅守使命,慰問農家,思考規劃;劉于春、方明等一批鄉賢出資出力回報故里;一諾生物醫藥、湘妃醫療器械等企業簽約落戶安鄉縣,布局醫美產業,激活“一池春水”……
其實,在新春這個特別的時段,深入基層履職盡責,這樣的行走方式,不只是新聞部門和媒體記者。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忙生產、抓安全、控疫情,節假日無休已成常態;1月20日,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給全市所有結對幫扶責任人發出公開信,號召大家進行一次走訪慰問活動,送去一份慰問,摸排一次風險,預算一次收入,介紹一個崗位,解決一次困難,制定一份規劃;當然,那些水、電、氣、醫等民生保障部門和工作人員,更是堅守基層,時刻在線,為社會運轉、萬家團圓忙碌著。
新春走基層,你和我,一直在路上。
人勤春來早,實干才興邦。這樣的行走方式告訴我們,只有我們這些微小的元器件擰緊發條,抖起虎虎生威的雄風、拿出生龍活虎的干勁、發揚氣吞萬里如虎的精神,國家這臺大機器才會全天候保持強勁高效的運轉,才能一路披荊斬棘,達成既定的目標。
這樣的行走方式淬煉了隊伍,提升了能力,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服務國家和社會,推動經濟社會事業向前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說:“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新聞記者沉下去,會傾聽到老百姓的心聲,采寫到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作品;領導干部沉下去,會進一步接到地氣,了解社情,定實目標、找準辦法,讓群眾干事有勁頭、生活有盼頭。
這樣的行走方式傳遞關愛,帶來了溫暖,有助于我們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加堅定文化自信。“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新春走基層,我們一起貼春聯,送祝福,話愿景,堅定文化自信,凝聚精氣神,一起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