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黃云霞 李雪芹 通訊員 周賽群 魏來 文/圖
小學同班,初中同校,高中又在一個班學習,今年高考都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這樣的緣分出自常德芷蘭實驗學校高2102班畢業生宋婕、易暉翔、徐世安。
宋婕,北京大學元培學院2024級本科新生;易暉翔,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24級本科新生;徐世安,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24級本科新生。8月底,同窗9年的他們再次相遇在北大未名湖,踏上摯友同行的圓夢之旅。
易暉翔、徐世安小學就讀于武陵區育英小學(五六年級班級整體轉入武陵區育英德景園小學),班主任周敏陪伴他們6年。周敏介紹,易暉翔、徐世安兩人的學習成績一直很拔尖,四年級時,宋婕轉入他們班,首次考試,宋婕的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全部滿分,此后,他們3人彼此互補,交流共進,開啟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求學之旅。
初中三年,宋婕、易暉翔、徐世安都就讀于常德市五中。雖然不同班,但他們經常會在同一考場相遇,3人也經常一起探討物理學科,交流心得。“我們3個家庭的關系也很融洽,家長還經常在一起交流育兒心得,互相取長補短。”徐世安媽媽說,2020年,3人還共同參加了校外實踐活動,去社區當志愿者。之后,3人考入常德芷蘭實驗學校,被分在同一個班,再次成為同窗。
在學校,3人因成績優異再次成為焦點。“宋婕語文和物理成績突出,易暉翔的數學和物理好,徐世安的英語和語文很強。”班主任張清萍很快就摸清了他們的優勢學科。她告訴記者,高一時,徐世安和宋婕經常互換第一名。今年高考,易暉翔考分最高,3人在學習上你追我趕,經常一起參加物理、數學奧賽培訓,探討學科難題,分享學習經驗和方法時毫無保留,互相促進,共同成長。宋婕思維敏捷,學習專注力極強,愛表達,文采很棒;徐世安內心世界豐富,思維很縝密;易暉翔學習勤奮刻苦,沉穩扎實,目標很堅定......對于3人的特質,張清萍一清二楚,有“鐵三角”帶頭,班級學習氛圍非常濃厚。3人有著自己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向名校沖刺,且集體榮譽感特別強,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宋婕僅校運會迎面接力賽都就參加了3次,就算前兩次比賽時掉過棒也毫不氣餒,報名時給自己加油道:“我就不相信我會一直掉棒。”果然,第3次她做到了不掉棒,為班級爭得了榮譽。易暉翔進入高三后,目標異常堅定,稱一定要考上北大。徐世安除了自身成績好,還更關注班級其他同學,有好幾次寫周記內容都是如何幫助班內其他同學提高成績,提升班級整體水平。
一路走來,3人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心儀的北京大學。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后,8月下旬,3個家庭從常德出發,相約北大,感受新生報到的喜悅。
在北大,宋婕、易暉翔、徐世安還遇到了高中同班同學彭進超(就讀于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高中隔壁班同學鄒澤宇和上官龍雨(就讀于北京大學工學院)。更巧的是,鄒澤宇和上官龍雨是同班同學,初高中都在常德芷蘭實驗學校就讀。6人一見如故,在未名湖留下了合影。家長們感嘆,6人讀同一所高中,又同在北京大學求學,這不僅是緣分,更是他們堅定學習目標努力后的結果,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相關負責人稱,今年該校有9名學生考上清華、北大,除了6人被北京大學錄取外,還有文澤楷、黃銘宇、徐嘉文被清華大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