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胡秋菊 文/圖
在石門縣太平鎮太平街社區、爐慈高速公路太平互通連接線一側,幾排整齊劃一的小洋樓格外醒目:皆是白墻藍瓦,樓高三層,粉飾一新。原來,這里就是太平鎮爐慈高速回龍咀安置小區。
近日,記者信步走進小區一戶民居,女主人唐冬玉熱情地迎上來,帶著客人參觀新房。每間房的空間都較大,顯得寬敞、明亮。房屋拆遷之前,她們一家在鎮上從事洗車業務,拆遷之后,她們按照太平鎮統一規劃,2022年開始在回龍咀安置小區修建新房,2023年下半年正式入住。說起安置小區的新生活,唐冬玉笑容滿面:“以前我們家只有一間地基,現在是兩間地基,以前房屋面積不到200平方米,現在有384平方米,面積更大,而且舊房換新房,居住條件大大改善了!拆遷款用來建新房,也不用貼老本,蠻好的!”
入住新家后,唐冬玉一家人積極拓展新的業務。前不久,她投入數萬元,將一樓客廳改造成音樂餐吧,取名“倍樂餐吧”,雖營業才一個多月,收益還不算明顯,但一家人豪情滿懷,準備將這份生意好好做下去,成為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
太平鎮人大主席陳合教告訴記者,為了解決安置小區居民的生產生活問題,太平鎮特地將安置小區選址在集鎮附近,高速公路連接線一側,小區居民到自家田地勞作,最遠不過兩三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太平鎮對回龍咀安置小區統一規劃設計,做好“三通一平(即:通水、通電、通路、土地平整)”,房屋由居民自建,鎮里協助其辦好相關手續。目前小區已入住49戶。考慮到居民生活的現實需求,小區設計時為每家每戶房前屋后規劃了一塊菜園,兩排樓房之間間距達12米,中間還設計了綠化帶。
回龍咀安置小區有一方臨河,太平鎮利用這一地理優勢,規劃了沿河一條街,待小區居民基本入住后,將其作為亮點重點打造,也可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記者從爐慈高速石門段建設協調指揮部了解到,爐慈高速公路的建設,對推進石門縣區域協調發展、拉動旅游經濟、方便群眾出行等具有重大意義。爐慈高速石門段共拆遷331戶,全線共設計13個集中安置區,指揮部、沿線各鄉鎮對拆遷戶進行了妥善安置,讓他們能共享現代交通成果,也盡量減少征地拆遷對他們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