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羅勇 蔡文龍 文/圖 打開白色溫室大棚,一股熱氣撲面而來,里面甲魚苗正“溫暖”孵化。一旁,控溫、增氧設備平穩運行,一口口大型水塘倒映藍天白云,時不時從水里冒出一個個甲魚的小腦袋。不遠處,供電所的“電騾子”們正在忙碌地施工,對一臺新增變壓器進行維護……這是記者10月25日在鼎城區十美堂鎮秧田村二組甲魚養殖戶肖海秋家中看到的情景。
生態甲魚養殖是常德市鼎城區的支柱產業之一。每年10月中旬至來年4月,溫室甲魚養殖戶需要持續給孵化棚供暖,穩定溫度,確保甲魚苗進食。以往,養殖戶們通過散燒煤加熱水源保溫進行甲魚苗的孵化,不僅會造成空氣污染,還嚴重影響著居民的身體健康。電能替代改造后,養殖戶升級電保溫設備,相較于之前傳統散燒煤靠經驗控制溫度,專業電保溫設備的溫度控制更加精細,有效降低養殖成本,甲魚苗的健康成長率由原來的70%上升為現在的90%以上。
目前,常德市甲魚養殖“煤改電”項目服務甲魚養殖戶3200余戶,占地1.5萬畝。自2021年以來,國網常德供電公司大力推進相關配套電網升級改造,累計改造臺區268個,改造容量3.9萬千伏安,改造10kV線路21.96千米、0.4kV線路257.438千米,累計投資約7100萬元。經過電能替代改造后,年內產生“電代煤”1400萬千瓦時,減少標準煤6060噸、二氧化碳15654噸、二氧化硫51.6噸、氮氧化合物43噸,不僅提升了甲魚苗孵化安全性,在能源的利用上也更為綠色環保,努力推動地區能源結構綠色轉型,助力“雙碳”政策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好積極作用,為常德地區的發展提供綠色、優質電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