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肖慧 粟鈺 通訊員 袁芳 文/圖 6月7日清晨,常德市第一中學、常德芷蘭實驗學校考點外,20輛貼著“愛心送考”標識的車輛整齊列隊。身著紅色馬甲的退役軍人志愿者們穿梭在考生與家長間,胸前的志愿者徽章在晨光中微微發亮——這是常德市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連續第五年為高考學子護航。
這支由退役軍人組建的志愿服務隊,自2020年成立以來,已將“護航高考”打磨成一套精準的“服務指南”:每輛送考車需通過安全檢測,駕駛員必須擁有3年以上駕齡且無重大事故記錄;車內標配礦泉水、2B鉛筆、橡皮、清涼油等應急包。“我們當過兵,最懂‘萬無一失’的分量。”志愿服務隊副隊長楊亮撫摸著胸前的志愿徽章。
去年高考,一名考生因忘帶文具在考場外急得掉眼淚,正在志愿服務點的楊亮3分鐘內取來備用車上的全套文具,“孩子后來給我發消息說,看到那抹紅色,突然就不緊張了。”楊亮翻出手機里的聊天記錄,眼里泛著光。
在常德芷蘭實驗學校考點,皮膚黝黑的退役軍人郭凱正給路過的考生遞上礦泉水。談及最難忘的經歷,他回憶起去年“一對一接送”的暖心故事:“有位媽媽考前一天給我打電話,反復確認接人時間和路線,我理解家長的心情。”高考當天,郭凱特意提前40分鐘到達約定地點,不僅把考生準時送到考場,還幫著檢查了文具袋。“當我把孩子按時送到后,那位媽媽還塞給我一瓶水,連聲感謝。”他憨厚地笑著。
上午8點整,考生小唐在志愿者引導下坐進送考車。發車前,楊亮鼓勵道:“別緊張,你是最棒的!”小唐緊繃的肩膀瞬間放松,朝他比了個“OK”的手勢。在考場另一側的志愿服務站,家長們有序領取著應急物資——張女士捏著剛拿到的備用筆芯道謝:“孩子出門太急,忘帶備用筆芯,幸好有你們!”
據統計,這支志愿服務隊5年累計護送考生超千人次,從未出現一次延誤。“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楊亮介紹,志愿服務隊將繼續圍繞“服務社會、奉獻愛心”主線,拓展社區幫扶、應急救援等公益領域,讓退役軍人在服務民生中續寫軍人本色。